第(2/3)页 他们竟然完全不知道,这四圣山的事情,还有其他波折。 “呵呵,你们以为灵枢观灭了合欢宗之后,就消停了吗?这没隔两日,就来了第一波人,或者说,是一个人。此人,名叫王景龙!” 他说完,用唇沿贴着酒盏不语。 然而,这三个字直接震住了众人。 大晋皇朝儒道准圣,号称洞明书院王浩然之下的第一人? 白鹿书院——王景龙! 他怎么去了四圣山,难道也是为了灭掉合欢魔宗? 不,不对! 众人摇头对视,眼里都很迷惑。 “这位兄台,你有什么消息快说撒,小弟都憋不住了!” 有人开口催促道。 “你这野郎中,休得胡说,四圣山乃是魔宗所在,关我儒家一脉有何关系!” 也有读书人不满的拍桌而起。 “呵呵,你们既然知道这准圣王景龙之名,当知道儒家一脉自两年前开始没落。” “可是极少有人知道,儒家当年一连有九名大儒闭锁书院,浩然圣人更是不再履世,这些……都是因为一个地方!” 中年郎中微微一笑,说道:“灵枢观!” 众人疑惑,这怎么又扯到了两年前的儒家没落之事。 当年确实有三郡七城十府,共有九名大儒宣告退隐尘世,专心治学。 这在当年曾掀起轩然大波,不过消息都被人压下来,无人知道其中的真相。 如今看来,莫非其中另有猫腻? 可是,这与灵枢观有什么关系! “儒家没落,正是因为这灵枢观啊。当年的观主太虚子……嘿嘿,接连挫败了九名大儒的威名,还令浩然圣人心境受损,不得不闭关谢世。” 中年郎中放下酒盏,说道。 太虚子过三郡七城十府的消息,被封锁两年,这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传出,当即引起轩然大波。 “什么!儒家没落是因为败在灵枢观太虚子手里?” “这不可能!浩然圣人怎么可能会被一个名不经见转的小小道观,逼得心境受损!” “野郎中!我儒家浩然圣人如今就算闭关,也坐守在京都洞明书院里,可容不得你胡言乱语!” “……” 那郎中端坐在众人之间,好整以暇,不惊不乱。 渐渐地,争论声低下来。 众人反而自觉没了底气,有人继续开口催问:“然后呢?” “然后?呵呵,这王景龙此去四圣山,自然是为了报当年灵枢观与儒家一脉的纷争之仇。两年前,他闭关突破准圣,未能与太虚子照面,此次就是想再论高下!” 中年郎中摇摇头,叹道,“可惜,事与愿违啊!” 这一回,没有人再打断他。 就算是自诩读书人的几位,也屏住了呼吸,静等他的话语。 “这王景龙才一露面,就被灵枢观的太虚子道长斩杀当场。准圣陨落,儒家再次折了气运!” 他扫视一眼众人,缓缓说道。 众人一下子就惊住了。 “你是说……灵枢观的人杀了王景龙?” 他们脊背发寒,这怎么可能,他怎么敢! 这灵枢观如此嚣张,难道要与整个大晋皇朝的儒家一脉为敌吗? “这天下……怕是要乱了!” 有心思敏锐的食客,端着酒狠狠灌入口中。 “兄台,你刚才不是说有三拨人,难道还有其他人去了四圣山?” 有人向饮酒不语的郎中男子问道。 “不错,王景龙之后,又有两拨人马,或者说,他们本就是一起的。” 中年郎中看向问话的人,笑道,“这两拨人马来历更为不简单,一拨乃是三宗十七派中悬空寺的高僧,另一拨则是太一仙门的两位道长!” 众人心里一惊,这哪是三宗十七派,分明就是三宗啊! 悬空寺?太一仙门? 他们又去四圣山做什么? 这次没有等众人发问,就听中年郎中说道:“他们之所以去四圣山,听说乃是除魔卫道,但是到了现场才知道合欢魔宗已灭。” “可是,令人没想到的是,他们竟然与灵枢观、太阴峰起了冲突,结果……” 众人咽下酒水的喉咙,都在这一刻顿住。 “呵呵,管他是法相境的强者,还是三宗的高手,都在灵枢观面前化为乌有!” 中年郎中知道得不少,直接摇头笑道。 众人面面相觑,眼里全是震惊。 “三宗的强者……竟然都死了?” “悬空寺!太一仙门!这悬在大晋皇朝头上的两个庞然大物,竟然在灵枢观面前折了威风?” “这……怎么可能!” 他们根本无法相信这样的消息。 “野郎中,这些不过是你自己胡言乱语,哪里当得了真!” “哼,是啊!你以为我们会相信这般无稽之谈吗?” 不少人哼哼唧唧的叫唤。 但是,聪明的人,亦或酒楼里负责打探消息的各大势力的眼线,已经悄悄将事情记下。 无论如何,从今天开始,这灵枢观之名怕是要响彻整个大晋皇朝了! 第(2/3)页